云南省新闻出版(版权)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以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建设出版强国战略,实现云南新闻出版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业、版权发展规划,结合云南省新闻出版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云南省新闻出版(版权)业“十二五”时期发展情况

“十二五”时期,云南省新闻出版围绕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依托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以及新闻出版总署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战略,发挥云南民族文化特色和区位优势,实施“1557”工程,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推动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云南新闻出版业有较大发展。在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培育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促进经济进步等方面作出了贡献。2015年全省新闻出版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

(一)新闻出版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新闻出版系统坚守新闻舆论阵地,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组织出版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全省有图书出版单位8家,2011年全省出版图书8190种,总印数1.13亿册,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到2015年全省出版图书品种8684种,总印数1.34 亿册,实现营业收入5 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图书出版业认真实施精品战略,以庆祝建党90周年、建国65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开展主题出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中国梦阐释等,组织策划出版了一大批优秀出版物。一是精品力作异彩纷呈,滇版图书荣获各类奖项。我省出版的《大道健行—记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青春望天树——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凤凰山谷》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艺类图书);《红河彝族文化遗产古籍典藏》(彝文,20卷)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洱海区域的古代文明》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二是出版“走出去”成果显著。云南省图书出版业发挥地域和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版权和实物输出取得了良好成绩。云南大学出版社以开发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的“系列小学汉语教材”为主要产品,有计划推出一批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出版物。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年起向韩国输出《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连续出版物版权,4次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输出版权优秀图书奖。

2.音像、电子、数字出版取得成绩

2015年,全省有音像出版单位9家,电子出版单位 6家,网络出版单位12家。2011年至2015年,共出版音像制品3125种,电子出版物431种。

音像电子出版方面,社会效益凸显。一是着力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版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音像制品,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深受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喜爱。2012年,云南音像出版社用18种民族语翻译出版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音像出版物,免费赠送到云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二是积极服务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安全。云南省出版的音像电子出版物中民族文化类(含民族语言)占一半以上。三是积极服务于我省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的科普教育。“十二五”期间,用少数民族语言出版了《地震百科知识大全》(汉语、藏语、傣语、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版)、《水稻玉米苦荞种植新技术》等大批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的科普音像电子出版物并免费赠送。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云南民族传唱艺术》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数字出版方面,传统新闻出版向网络等数字化新业态发展迅速。以电子书、电子报纸、电子期刊、手机出版、网络出版、数据库等形式的数字出版形式多样,数字阅读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积极推动传统新闻出版与新兴出版及新媒体融合发展,云南教育出版社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全国首批70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云岭先锋杂志社、云南画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全国第二批100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3.新闻报刊业在改革中发展前行

“十二五”时期,全省共出版报纸63种,较“十二五”时期减少1种。期刊127种。全省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报纸7种(西傣文、德傣文、傈僳文等),期刊有3种(西傣文、德傣文、景颇文);外宣期刊4种(缅文、泰文、老挝文、柬埔寨文);外文学术期刊2种(英文);外文报纸1种(缅文)。2015年,全省报纸年度经营总收入11.6亿元,同比下降34.57%。期刊年总发行量3700万册,同比下降0.48%,年度经营总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2.18%。

“十二五”期间,我省新闻报刊事业繁荣、产业发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产业结构深刻调整,市场机制得以完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报刊质量稳步提高,对外交流不断扩展,品牌效益进一步显现。发展呈多元态势,传统纸媒、网站、手机报、数字印刷、商业服务、房地产开发诸业态融合发展。

一是开展主题宣传。各报刊通过专栏专版专刊专题等形式,深入持续开展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同时,着力把握舆情重点,坚持公正疏导,引导舆情方向,弘扬社会正气,及时正确报道了社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二是发展公益事业。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通过新书推介、读书故事和好书评等栏目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社会氛围。《春城晚报》荣获全国“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栏目奖,昆明日报社荣获优秀活动奖和优秀组织机构奖。持续关注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广大群众阅读需求,五年间共免费赠阅报刊600多万份(册)。持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五年间全省报纸共刊登公益广告3200个版面,期刊共刊登公益广告900多页。持续开展禁毒防治艾滋病宣传工作。三是推进报刊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完成全省第一批(23种报刊)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任务,推进第二批转制工作。省内一批报刊资源实现有效聚集,全省报刊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专业化方向和市场化特色更加突出。四是提升报刊品质。我省有18种国家级核心期刊,《思想战线》、《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分别入围教育部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32种学术期刊入围全国首批学术期刊名单,《漫画派对》、《云南日报》、《春城晚报》、《动物学研究》进入全国“百强报刊”行列。

(二)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有进展

 “十二五”时期,云南新闻出版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增加政府投入,实施重大工程,建立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主要项目有: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到2012年6月,完成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在全省13994个行政村建设了农家书屋14260个,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基本解决了农民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在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扩大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范围,建设社区书屋、职工书屋、寺庙书屋、部队书屋、边境国门书屋、农场书屋,并向部分自然村延伸。

“东风工程”。我省积极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争取立项,得到国家支持。如民族印刷厂设备升级、藏区新华书店建设、流动售书车建设等方面得到国家支持,促进了我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城乡报刊覆盖工程。“十二五”时期,我们提出了“争取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阅报栏,没有通电的自然村一村建一个阅报栏”的规划,但未能实现。目前,全省在边境口岸、藏区共建设大型电子阅报屏5个,党报城乡阅报栏700个。

 全民阅读工程。“十二五”期间,我省全民阅读工程稳步推进,省、州市、县(市、区)每年都组织同一主题、不同形式的系列活动。确定了 “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书香九进”(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集市、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进特殊人群、进网络)、“文化年货带回家”、“全民读书月”专柜展示展销、书香之家推荐、“加入绿书签”签名售书活动、名人名家读书讲座(签名售书)活动、“爱读书、读好书,好书相伴度假期”全省中小学生暑假读书活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知书达理、孝敬诚俭”活动等,并建立党建手机报、职工手机书屋、电子阅报屏全民阅读活动载体,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我省32个家庭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并授予“书香之家”牌匾。

(三)建设新闻出版产业体系,新闻出版产业发展迅速

1.印刷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云南印刷产业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印刷强国”的总体要求,以加快印刷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管理服务,完善质量体系,营造和谐环境,引导整个印刷产业实施转型升级,促进全省印刷业持续稳定发展。2010年云南省印刷企业1637家,从业人员4.8万人。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49家;出版物排版、制版、装订专项企业7家;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725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756家;印刷工业总资产82.9亿元,工业总产值71.6亿元,利润总额10.2亿元。2015年,全省印刷企业1570家,从业人员4.3万人,总产值110亿元。

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继续推动建设以昆明为中心,以滇中城市曲靖、玉溪、楚雄和边境州市红河、保山、德宏、西双版纳、临沧为重点的辐射东南亚、南亚的云南印刷产业群建设,重点企业和重点印刷项目集约规模不断扩大。建立和完善国家印刷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印刷企业。绿色印刷有序推进,全省中小学教材全部实现绿色印刷。

2.发行工作稳中有进

发行行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0年我省发行领域有出版物发行单位9696家,从业人员4.24万人,出版物销售收入53亿元。2014年,我省发行领域有出版物发行单位6045家,从业人员3.18万人,出版物销售收入60.79亿元。2015年,在发行单位和发行人员减少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保持了稳中有进。“十三五”时期,争取中央、省财政扶持实体书店发展资金3100万元,实体书店平稳发展。

(四)发挥区位优势,新闻出版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体书店“走出去”态势良好。自2011年起,昆明新知集团公司已分别在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尼泊尔、南非、印度尼西亚等9个国家建立了9个华文书局,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在新加坡建设了“中国云南文化贸易中心”。随着华文书局本土化服务能力的加强和知名度、影响力的提升,新闻出版实物出口逐年上升。

报刊 “走出去”取得新突破。《云南日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和法国《欧洲时报》合作创办了《国际日报•云南日报美国版》、《欧洲时报•中国云南》。《云南信息报》提出“打造区域性国际影响力媒体”战略,2012年在泰国挂牌成立了“云南信息报泰国办事处”,与泰国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星暹日报》合作,每周开办一期云南专版。

华文教材 “走出去”有成效。西双版纳新华书店2012年已向老挝6所华侨学校6500名学生、缅甸9所华侨学校16861名学生、泰国10所学校近2万名学生提供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内容包括语文、数学、历史、自然、物理、音乐、美术以及相应教辅教材,共计43361套,发行金额达87万余元人民币。

国际书展等文化交流有突破。2012年4月,由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昆明新知集团承办的“柬埔寨-中国云南新闻出版版权贸易洽谈暨滇版图书推介会”,在柬埔寨金边市新知华文书局隆重举行。云南10余家企业参展。柬方乌多匹、素卡、九龙、胜利、卡拉、乐兴、CMYK等多家出版机构和相关媒体60余人到会进行洽谈和参观。2014年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书展于9月10日在科伦坡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班厦)开幕,中国作为本届书展的主宾国,组织了35家国内著名出版企业参展,其中作为主宾国活动承办方之一的云南新闻出版界展团更以三分之一的参展面积引人关注。2015年8月,由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新知集团、云南大学出版社共同承办的中国书展暨中缅互译出版论坛在缅甸曼德勒举行,作为中缅建交65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云南8家出版发行企业参展。

(五)版权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版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版权宣传教育打开新局面。全省版权系统上下联动,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版权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全省各界形成了“尊重版权、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宣传工作取得实效。一是以“4•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20周年为契机,于3月至4月份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报纸“版权保护知识竞赛”活动及“云南省版权知识电视大赛”活动,全省16个州市2万多人参加了活动;二是组织大规模的侵权盗版制品现场销毁活动和保护版权主题签名活动,并向公众发放打击盗版、保护正版的各类宣传品28万份;三是在云南日报、昆明日报等昆明主流报纸上进行版权知识和版权保护宣传。四是开展“拒绝盗版,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视频类、LOGO吉祥物设计和绘画及平面广告类比赛。获奖作品在“4.26”活动周期间在昆明公交车上滚动播出宣传并在南屏步行街广场进行宣传。五是举办了云南省版权知识演讲大赛。

版权执法监管有新成效。“十二五”期间,每年连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剑网行动”,加强版权执法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版权市场秩序。云南共获国家版权局评出的有功单位一等奖一个,有功单位三等奖两个,有功个人二等奖一个,有功个人三等奖四个,其中云南临沧“3•28”销售盗版《新华字典》案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

软件正版化工作有新进展。2011年成立了云南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软件正版化工作的领导。先后向全省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要求各级政府、省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我省列入使用正版软件的目标企业350家,已检查验收327家。

版权公共服务有新突破。积极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强化版权咨询、作品登记、版权纠纷调解、版权贸易合同指导等工作。“十二五”期间,共登记作品1268件,完成图书引进合同的备案登记793件,严把引进图书版权合同关,避免了图书版权贸易中的纠纷。开展企业软件正版化备案94份。

(六)“扫黄打非”工作卓有成效,营造出良好发展环境

组织开展“清源”、“固边“、“净网”、“秋风”、“护苗”等专项行动,实施“梅里工程”和“边境绿色栅栏”工程,“扫黄打非”取得成效。2011年至2015年,全省各级执法部门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009余万册(盘、张),其中,违禁出版物36.5余万册,淫秽色情出版物51万册(盘、张),删除网上有害信息41.3余万条,办理各类案件2385起,为我省文化安全、边疆稳定、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云南省“扫黄打非”工作呈现“六个明显”:网络安全明显提升、互联网和手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专项整治工作明显见效、实名制明显推进、淫秽色情书刊音像制品明显减少、“扫黄打非”大案要案的侦破明显加快、“扫黄打非”源头治理明显加强。

二、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业“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形势的不断深入发展,我省新闻出版(版权)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从国际国内形势看,一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新闻出版(版权)业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凸显。二是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 ,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存在巨大的总量性、结构性缺口,新闻出版(版权)业呈现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三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为新闻出版(版权)产业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四是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定位,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在推动传统出版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五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为新闻出版(版权)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空间。

从云南情况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需要文化的支撑,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更需要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二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等战略为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三是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新闻出版(版权)业发展提供了深厚基础。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民族文化呈多样性、独特性,构成了丰富的新闻出版资源。世居跨境民族16个,与国外居民使用相同语言文字,境内外相同民族认同感较高,对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需求量大。云南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全省8个边境州市中的25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云南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地区的经济合作,已初步形成以大西南为依托,以昆明为中心,面向东南亚南亚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东南亚使用汉语人数占海外使用汉语总人数的一半。这为云南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时,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业也面临挑战。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的竞争更加激烈,新闻出版(版权)业面临国际竞争压力。发展不平衡,云南与国内发达地区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距离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全省新闻出版(版权)业面临来自国内的压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偏远山区与内地、农村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差距巨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压力。省内新闻出版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而省外大型新闻出版企业业务强势拓展,新闻出版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三、云南省新闻出版(版权)业“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结合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业发展的实际,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步伐,实现云南新闻出版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云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为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业,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坚持协调发展。将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优化结构,一手抓公益性新闻出版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新闻出版产业,并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坚持绿色发展。结合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发展新闻出版(版权)绿色、生态、环保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开放发展。以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拓展开放空间和提高开放水平,进一步推动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业走出去。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新闻出版发展。将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新闻出版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使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四、云南省新闻出版(版权)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围绕云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依托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战略,以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的要求,发挥云南民族文化特色和区位优势,实施滇版精品出版工程、全民阅读工程、城乡阅报栏(屏)工程、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建设工程、云报传媒广场、云南出版产业基地等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和新闻出版产业建设项目,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推动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发展目标

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进一步健全以人民为中心、面向基层、惠及大众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版权)市场体系。“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版权)产业增长速度为年均增长9%,到2020年,全省新闻出版(版权)产业营业收入达371亿元以上。

图书出版业。图书营业收入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达8亿元。

音像电子出版业。音像电子营业收入以年均5%以上速度增长,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0.5亿元。

报刊出版业。报刊营业收入以年均9%以上速度增长,到2020年达30亿元。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报刊业总体实力稳步增长,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更为合理,形成比较完备的报刊出版体系。

印刷业。印刷业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238亿元。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书报刊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云南印刷产业群。

发行业。出版物发行业年均增速10%以上,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120亿元。

五、云南省新闻出版(版权)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出版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深化报刊体制改革,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作用。加强出版物重大选题审批和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审读制度,确保新闻出版正确导向。

进一步实施精品战略,加强精品力作的生产。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出版,策划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繁荣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支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出版。结合云南特点,充分发挥国家出版基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编译出版工作。推出一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民族政策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作品。同时,策划一批具有云南特色、云南风格的精品力作,为挽救、保护、传承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作贡献。

实施滇版精品出版工程。通过实施滇版精品出版工程,优化我省出版结构,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的滇版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品牌,大幅提升滇版精品出版物的比重,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和出版领军人才,为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的品牌产品支撑。

实施重大音像电子双语出版工程。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系列音像出版工程:《云南民族传统技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手工集成》、《即将消逝的村庄—-云南八个较少民族影像纪实》等。云南民族风情风光系列音像出版工程:《最美云南民族之乡》、《横断山——生命的家园》纪录片等。云南科普系列音像出版工程:《云南农业科学新技术传播系列片》、《云南特色经济作物栽培技术》等。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跨境民族语及缅语、泰语、老语、越语译制音像出版“走出去”工程。

实施重大数字出版工程项目。云南数字教育服务工程:云南教育信息化“滇教云”项目; 云南中小学教师培训网(向云南中小学教师提供集资源管理、资源发布、资源应用为一体的继续教育服务);多民族语言书法教育跨媒体出版项目;云南特色产业职业教育服务(逐步实施面向云南特色农业、珠宝玉石、民族工艺、民族饮食等行业的专业性、针对性强的数字产品、服务);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出版促进工程: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交流与音乐交易电商平台(整合云南民族文化音像资源进行数字化传播,促进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及传播,开拓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在线交易的新渠道);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全媒体出版工程;民文版网络宣传工程(实施报刊网站双语版,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主流宣传和文化服务)。

实施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文化产业“走出去”项目。项目包括两个子项目,涉及办报办刊、商务印刷等领域,建设地点辐射缅甸、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尼泊尔、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南亚国家。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云南日报与缅甸、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孟加拉国、柬埔寨等五国报纸合作项目;2、“滇缅商务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项目。由云报传媒集团公司与缅甸金江胜利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资设立。一期在缅甸仰光设立公司,项目预计总投资650万美元,云报传媒集团公司出资318.5万美元,占比49%;缅方出资共331.5万美元,占比51%。项目完全建成后,可以承印发行量3-5万份24版的日报10种,发行量8万份32版的周报10种,形成年加工新闻纸7亿对开张(70万令)、年加工20万令1500万册书刊、2万令的社会零散印刷品的生产规模。

专栏1 滇版精品出版工程

结合云南边疆民族特色,充分挖掘云南本土文化资源,以传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占领学术前沿、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出版物为重点,以打造滇版精品出版物品牌为目标,通过实施滇版精品出版工程,优化我省出版结构,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的滇版出版物精品。通过引导出版单位策划和向社会征集等方式,确定一批具有重大价值、代表我省形象和水平且不能通过市场资源完全解决出版资金的主题出版、优秀创作选题及具有较强公益性质的民文出版予以政府资金扶持和奖励,从选题策划、作者创造、出版等各个环节扶持打造滇版精品出版物。

具体规划:图书:中国边疆跨境民族丛书、国际纳西学译丛、中华大典 •生物学典、中国彝族通史、青春望天树•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傣族文化丛书、景颇族文化丛书、傈僳族文化丛书、图说独龙族、影像布朗、云南民族聚落文化、中国梦原创儿童文学 追梦的足音(10册)、盛世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大系(第一辑10册)、大地留声—云南四大民族戏曲艺术生态探秘、“滇云八年”书系、云南民族十大专题研究、汉民族通史(10卷)、20世纪中期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录(30卷)、云南少数民族经典作品英译文库(17册)、续修云南通志长编(6册)、西南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中国蝗虫学史、沼气与生态农业、云南民族思想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中医的世界  世界的中医”丛书、云南民族通史(上、下册)、德昂族调查、青少年世界文明教育文库、“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滇西抗战史料汇编”丛书

音像电子出版物:1.推动民族团结进步重大音像电子双语出版工程。包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重大音像电子双语出版、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系列音像电子出版、云南少数民族学汉语系列音像电子出版等;2.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音像出版工程。包括最美云南民族之乡系列、横断山——生命的家园纪录片、迁徙——在寻找幸福的路上等;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及科普音像电子出版工程。包括云南特色经济作物栽培技术、高效农业实用科技知识系列片、云南“绿色证书”培训系列教材、云南农业科学新技术传播系列片、微耕机的使用技术、艾滋病宣传及预防等;4.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国门系列音像出版工程。包括针对云南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的情况,以跨境民族语及缅语、泰语、老语、越语译制我国优秀音像出版物,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二)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增加政府投入,全面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以项目促发展;加强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建立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云南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省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发行网点建设,着力推进县以下发行网点建设。继续对实体书店进行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扶持,确保实体书店稳步发展,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保证。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全民阅读工程。通过开展书香云南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推崇创意、尊重知识、文明知礼的价值追求和文明样式。加强阅读研究与指导,逐步整合各部门的阅读活动资源,建立健全全民阅读组织机构,积极争取全民阅读专项资金,逐步建立全民阅读工程建设长效机制。到2020年,全省居民综合阅读率、各项主要阅读指标达到全国水平。

实施城乡阅报栏(屏)建设工程。项目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实施建设的阅报栏采用LED电子屏及阅报橱窗于一体,运用数字技术呈现相关信息,具有容量大、更新快等特点,可大量发布党和政府的权威信息、新闻信息和其他信息,具有产业发展与文化惠民双重意义。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主体,采取自筹和政府投入并举的方式。“十三五”期间,完成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城乡及重点口岸地区的阅报栏(屏)建设工程。

实施云南全民阅读移动平台工程。旨在为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一个移动数字书屋阅读平台,用手机阅读新兴阅读方式,推进全民阅读的普及深入,提高全民素质。成为云南省最大的集图书、杂志、资讯、音视频为一体的正版资源推送平台。

实施《迪庆藏文语音视频手机报》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云南藏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推动报纸平面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立体化、互动式传播信息,发出主流声音,主动适应舆论斗争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占领舆论制高点,牢牢用先进文化阵地凝聚人心,打牢云南藏区长期稳定的群众基础,推动云南藏区党报新闻事业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项目实施主体为迪庆日报社。

实施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建设工程。目标是整合省内民族文化出版资源,提高民文出版能力,实现民族文化出版大发展和各类民文出版物的有效供给,并形成对东南亚、南亚的辐射。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确在云南建设国家级西南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全国共建设6个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2012年4月,云南省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指出“支持云南建设以出版西南18种民族文字(含双语)出版物为主并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

专栏2  全民阅读工程

“十三五”期间,我省全民阅读工程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成立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省全民阅读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全省全民阅读活动,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2.深入学习贯彻《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制定下发《云南省开展全民阅读工作实施意见》,着力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机制健全、体系完善,规范运行,加强阅读推广人队伍建设,切实保障公民阅读权利。3.制作推广全民阅读公益广告。开展全民阅读公益广告创作评选和推广活动,通过新闻媒体、户外广告、公共交通工具流动电子屏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宣传推广手册和宣传挂历,扩大影响力。4.推进数字化阅读建设。建立完善全民阅读在线服务,推进公共图书数字资源、阅读信息服务资源、公共阅读服务平台等共享网络建设,支持网络书店发展。鼓励和支持各类数字化阅读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阅读个性化、精准化提供便捷服务。推广移动阅读、网络阅读、电子书阅读、电视阅读等多种载体的阅读方式。5.建立全民阅读指标体系,持续完善公共阅读基本设施建设,提高公共阅读服务水平。6.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系列主题活动。全省统一组织”4.23“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以“书香红土地,和谐彩云南”为主题,以“书香九进”活动为抓手,依托各类实体书店、各级图书馆、文化站和农家(社区、企业)书屋为基本阵地,开展读书演讲、经典诵读、征文比赛、专题讲座等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优秀图书展示展销和文化惠民活动。

 

专栏3  城乡阅报栏(屏)建设工程

主要张贴《人民日报》、《云南日报》等党报,以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读报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主旋律,培育社会新风尚。该项目拟在各州市、县(市、区)建设电子阅报栏,在全省各行政村建设普通阅报栏,在全省各类口岸建设多功能报刊亭。

电子阅报栏。实施建设的电子阅报栏采用LED电子屏及阅报橱窗于一体,外观设计巧妙融入云南民族文化元素,彰显民族特色的同时运用数字技术呈现相关信息,具有容量大、更新快等特点,可大量发布党和政府的权威信息、新闻信息和其他信息。“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各城镇广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地点首批建设信息栏,通过转变报刊产业发展方式,用数字化的传播形式,把报刊信息服务向基层延伸。本着“党委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采取“边建设边经营”的方式,滚动式发展建设。按照“分布均衡,设置合理”的原则,分别从州(市)府所在地、市辖区和县级市、县城、乡镇(集镇)四个层级启动。

普通阅报栏。实施建设的阅报栏为新型实用阅报栏,“十三五”期间,争取在全省12725个行政村各建设1座阅报栏,在阅报栏橱窗中张贴各级党报、文化类报纸,将党的声音延伸到基层。                   

多功能报刊亭。实施建设的报刊亭为多功能报刊亭,集银行ATM自动存取款机、110全景摄像头、报刊销售亭、LED电子屏、阅报橱窗于一体,占地约10平米。“十三五”期间,在全省一、二类口岸建设一批集便民服务、报刊信息、警务联动于一体的多功能报刊亭,建成后将成为体现国家形象的口岸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栏4   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建设工程

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项目的建设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我国边防文化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实施我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

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拟采取与云南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中心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方式建设。基地下设1—3个业务部门,依托云南民族出版社、德宏民族出版社和省内其他已转制为企业的出版社开展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工作。基地做好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工作的总体规划、选题策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的支持,下达出版任务给云南民族出版社和德宏民族出版社,并向其他出版社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出版任务。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的单位性质为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省新闻出版局管理。

民文出版物主要以公益性出版为主,通过完成国家出版项目来实现其效益。按照建设规模和出版物覆盖范围,西南地区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2139.2万,占总人口20309.59万的10.53%。按每人年均拥有1册•份•张•盘民文出版物测算,年产量将达2000余万册•份•张•盘。出版辐射范围:越南、泰国、缅甸、老挝、印度、尼泊尔等国家。辐射地区人口:云南跨境民族在语言和文字使用上相同相近的人口有900余万。辐射途径:版权输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官方与非官方相结合的形式);融资合作经营出版;国家免费赠阅项目等。输出内容:图书类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图书与民文教材两大类。

 

(三)建设新闻出版产业体系,促进新闻出版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新闻出版(版权)产业,以项目带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为抓手,构建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产业体系。提高质量和效益,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提高内容创新和生产能力为重点,巩固提升图书、报纸、期刊等传统出版产业;以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和内容创新为重点,加快发展音乐、动漫游戏、网络文学、数字教育等新兴出版产业;以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按需印刷为重点,大力发展印刷产业;以电子商务和流通网络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新闻出版流通和物流产业。

建设云报传媒广场。发挥报业集团在新闻文化艺术传播领域的先锋作用,将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相结合,依托报业传媒的强大实力和对东盟媒体信息的强大影响力,打造以报刊、网络、文化传播、艺术创意为主题,集约报纸、刊物、网络、文化制作与文化传播为主流,业务技术为一体的云报传媒广场。

建设云南数字动漫工程。通过“政府支持、市场配置、企业主体”三力合一的商业模式,对《漫画派对》进行“数字动漫”的全方位开发,主要包括建立虚拟社区、手机动漫开发、动画开发、游戏开发、动漫周边衍生产品开发等五个重点项目,五个重点项目相互支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各个项目、板块的运作上采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开放式运作方式,让各项目在市场中得到健康的发展。通过开发,不断提升《漫画派对》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漫画派对》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化发展。

实施云南出版创意设计业务平台项目。通过创意引路、策划开道、设计保障、集团支撑,对云南出版集团出版图书的印前工作环节进行资源整合、综合管理,统一打造滇版图书的整体品牌形象,提升图书设计的文化含量;努力开拓文化创意策划、企业形象设计、会展庆典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一系列文化创意领域市场。达到打造滇版图书印前的高端市场,开拓集团文化创意产业的目的。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图片数据库。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拓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整合云南特色文化资源,对云南民族文化图片进行多元化开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实施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全媒体出版工程。项目旨在抢救、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素材,保护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原始面貌,通过对云南大学参与的20世纪50~60年代大规模调查所搜集到的少数民族口承文学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整合已有或得到合法授权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视频、音频素材和图片素材,最终形成我省民族文化数字出版全媒体资源数据库,建立内容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内容资源的一次制作,多次、多方位、多手段发布。并将择其可公开出版的材料作配套的纸质出版。

实施“滇教云”数字教育出版应用工程。在云南省16个州市分步建立数字教育实验室,每个州市建设3个数字教育实验室,数字教育实验室将在全省各州市起到体验中心、展示中心和培训中心的作用。项目整体建设资金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平台开发费用、内容资源建设费用、产品及服务的年维护费用、人力资源费用、推广费用6部分组成。

实施绿色印刷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采用数字印刷技术,引进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机、海德堡数字印刷机、胶订连动线等先进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多条绿色印刷生产线,形成年产书刊绿色印刷20000万册,报纸绿色印刷10000万份的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更进一步提高云南出版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承印的云南省全部中小学教科书、中央和地方的党报党刊及其他社会印刷品达到低碳、绿色、环保的绿色印刷标准,并且还将增加云南省的高档画册印刷和短版印刷及数字化 印刷的提供能力。该项目采用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技术,扩大高端环保印刷生产能力,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云南省印刷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云南出版产业。

新知集团国际连锁华文书局建设。稳步发展全国连锁和国际连锁,“十三五”时期实现华文书局连年增长的目标,使新知国外华文书局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成为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学习交流的平台,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情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专栏5  中国•泛亚数字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

中国•泛亚数字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以数字媒体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重点,通过建设数字媒体的技术研发、加工生产、产品发布和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以传媒数字出版、数字音像、传媒产品交易、动漫制作、数字会展、创业投资、软件、数码娱乐等产业,打造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字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设计拟定为“数字传媒”、“动漫产业”、“创意设计”、“新媒体”四个板块。项目主体为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投资规模约70000万元(一期约32000万元),项目由云南报业传媒(集团)实施。项目建在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西区安宁市太平新城。项目工期2015年—2018年。一期入驻的主体产业为云报集团印务中心、云报集团物资公司、云报集团发行公司。

 

专栏6  云南出版产业基地

云南出版产业基地项目由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业务平台建设和改造两大部分组成,项目总投资5.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为1.5亿元, 3.7亿元用于数字化业务平台建设和改造。项目建设总工期为36个月,数字化建设及改造与基础建设同步推进。项目净用地面积21572平方米(32.3亩),总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云南出版创意中心、云南出版科研中心、出版文化展示中心三大部分。数字化业务平台建设和改造涵盖以下四个大的部分:云南移动数字出版工程、云南数字动漫工程、云南教育信息化项目、云南出版产业总部基地ERP系统建设。

 

专栏7 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文化出版基地建设工程

该项目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实施。建立“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文化出版基地”,主旨是进行图书及电子音像、数字网络出版物等文化产品的版权贸易、实物输出,并促进教育培训、会展服务等各项文化产品全方位的出口,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弥补中国文化出口在该区域的不足,以协助完成全球文化贸易战略布局。基地将以开发中小学汉语教材的版权贸易和实物输出为产品开创点,在东南亚的泰国、越南、缅甸,南亚的尼泊尔、孟加拉,西亚的伊朗等国为地区切入点,全面开展中国图书、电子音像、数字出版物等的版权贸易、实物输出,推进中国文化贸易战略。

 

 

1.语言学习出版项目:以“小学汉语(基础汉语)系列教材”作为首批产品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国家文化市场。2. 文化普及、学术交流出版项目:在初级语言学习出版物的基础上,将拓宽产品链,建设汉语和小语种的高级阅读学习库,建立中国文化常识读物与东南亚、南亚、西亚文化常识读物学习资源库,从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3.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支持平台: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文化出版基地”成为中国文化企业对这些地区进行对外文化贸易的支持平台。

 

专栏8  东南亚印刷物资城建设工程

项目位于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50亩,由云南出版集团投资建设。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绿色印刷展示区、数字印刷展示区、印刷器材展示区、东南亚印刷信息网络中心等,拟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印刷新技术展示平台、东南亚印刷企业交流平台、东南亚印刷产品交易平台和东南亚高级印刷人才培训基地。

 

专栏9  云南出版印刷发行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程

实施云南出版印刷发行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由云南出版传媒技工学校实施,除对在校生进行编辑、印刷、发行等专业训练外,对云南省出版印刷发行行业人才进行专业培训。培训以政府委托形式进行。

1.对图书、报刊编辑从业人员进行数字出版业务知识培训。2.对印刷从业人员进行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业务知识培训。进行加快申报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认证以及绿色印刷材料、工艺及如何提高绿色印刷质量等知识的培训。 3.在发行从业人员中进行电商发行业务培训。在发行从业人员中开展出版发行转型升级、“发行+电商+物流+”新产业模式业务知识的培训。4.在其他从业人员中开展云南新闻出版跨境文化交流业务培训。

 

(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新闻出版走出去

依托国家“一路一带”建设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云南新闻出版走出去。结合我省的区位、民族文化等特点,抓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规划、部署和落实。做到“三突出”:一是突出毗邻东南亚、南亚的区位特点。把“走出去”重点放在东南亚、南亚,并争取逐步扩大、辐射至印度洋沿岸、西亚、东非等“一洋四区域”。二是突出民族文化特点。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有16个跨境民族与邻国自古就“山木同根,江河同源,文化同言,民族同宗”,根据这一特殊省情,规划新闻出版产品,扩大与境外的出版物实物贸易和版权贸易。三是突出边境线长的特点。在边境建设国门书社、建设对外文化贸易产业园、举办双边展会活动,拓展新闻出版对外交流合作的领域。

继续开办华文书局,依托华文书局助推“走出去”。云南省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重点在东南亚、南亚、西亚周边国家、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设华文书局,并辐射到欧洲、美洲、非洲。这些华文书局(城)不仅是深化新闻出版“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举办中国书展,建立长效机制,拓展新闻出版 “走出去”成果。利用各类国际展销活动平台,在推介和营销新闻出版产品上下功夫,利用云南的地缘优势,通过举办会展、版权贸易洽谈、互译出版论坛等活动,促进出版物和实物出口。

翻译出版一批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重点出版物。重点翻译出版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出版物;展现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改革开放成就的出版物;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当代文艺作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以及通俗读物;代表我国人文社科和科学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出版物;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网络原创精品;体现中外交流合作成果的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出版物、数字出版产品等精品出版物。充分考虑东南亚、南亚等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背景和现实政治经济因素,针对其文化特点和内容需求,重点选择海外汉学家、翻译家进行出版物翻译创作,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作品以本土化的多种语言翻译、出版,因地制宜,推动翻译作品在海外市场有效落地。

推进国门书屋建设。继续在我边境县、市建设国门书社,使国门书社成为向外展示中华文化、对内推介邻国文化、丰富边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成为既服务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又吸引跨境民族群众的极具民族特色的重要文化活动场所。

继续推进境外印刷服务贸易。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印刷服务出口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拓展周边国家和沿线国家印刷业务,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开拓国际市场。

推进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 支持出版企业与高新技术公司合作,以中、英、老、缅、泰、越等多种语言文字的“云南网”、“云桥网”为基础,以文献学术创新内容、少数民族原创作品、网络游戏产品等为重点,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数字出版检索平台。引导和扶持我省图书、期刊传统出版单位利用我省优质特色内容资源开发电子书和教育类APP产品,通过与苹果、亚马逊等国际数字产品渠道商合作,推广数字图书、期刊进入国际市场。

(五)完善版权社会服务体系,促进版权产业健康发展

强化版权服务功能,提高版权社会服务能力。为降低版权交易成本,避免版权交易法律风险,促进版权成果的广泛运用,减少版权纠纷,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作品登记工作和版权相关合同的备案工作。“十三五”期间,作品登记量逐年递增10%,“十三五”末,力争全省作品登记量达每年500件左右。提高图书引进合同备案的质量,保护我省出版单位的合法权益,减少因版权纠纷给出版单位带来的经济损失;做好企业使用正版软件的信息统计,促进我省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加强版权市场监管,加大版权执法力度,净化版权市场运行环境,为我省文化创作、科技创新保驾护航,营造我省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市场氛围。 特别加强计算机软件市场与网络使用作品的版权保护。依法规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文化娱乐、广告设计、信息网络、计算机软件等行业版权使用、传播秩序,从而激励我省优秀作品的创作。“十三五”期间,继续巩固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的成果,健全完善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的长效机制。

积极实施版权战略,推动版权相关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版权战略,注重自主版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措并举促进版权的创造和运用。推动版权贸易的基础性建设,提升我省版权成果的运用水平,促进我省的版权贸易及版权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大版权宣传教育力度,使我省社会公众版权意识有较大提高。着眼于版权保护和产业发展,着力做好平衡作者、作品传播者和社会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版权意识。以每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宣传领域,大力宣传版权法律法规知识及改革开放以来版权保护工作取得的伟大成绩,不断提高我省民众的版权保护意识,力争在我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作、尊重版权”的良好范围。

大力推动版权示范城市、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建设。为充分发挥版权示范单位在版权保护工作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切实增强我省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十三五”期间,力争在我省培育出1个版权示范城市,1个版权示范园区(基地),2-3个版权示范单位,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在我省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氛围,以促进我省版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和完善“扫黄打非”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把“扫黄打非”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进行研究部署。省、州市、县(市、区)三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的设置保持相对独立性,原则上由同级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各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领导小组的常设工作机构,做到机构、人员、职责三落实。

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改革。坚定不移的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加快州市和县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组建,建立从省、州市、县区的有层级关系,政令畅通,调度有力,协调配合、能应付各种突发情况的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各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把“扫黄打非”综合协调作为重要职责,确保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财政投入。经费保障、技术装备问题长期困扰基层“扫黄打非”工作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随着高科技在出版行业的广泛运用,各类非法出版活动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形势越来越严峻,“扫黄打非”工作的执法成本也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州市和县级“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专项经费必须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逐步解决行政执法所需的各种装备,不断改善行政执法的条件。

实施“扫黄打非”重大工程带动全省“扫黄打非”工作深入推进。“十三五”期间,从全省“扫黄打非”战略布局上,把全省划分为三个“扫黄打非”工作片区,实施好三个“扫黄打非”重大工程,带动全省“扫黄打非”工作深入推进。一是扎实开展以迪庆藏区和丽江、大理、怒江涉藏地区为主实施的“梅里”工程,为藏区和谐稳定做好服务。二是实施以版纳、德宏等8个和东南亚、南亚接壤边境州市为主体实施的“边境绿色栅栏”工程,为推进桥头堡建设做好服务。三是开展以昆明、玉溪等5个滇中滇东中心城市为主体实施的“城市明珠”工程。

加快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在强化州市两级“扫黄打非”工作机构的同时,要全面健全县级“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工作机构,并有效履行职能。积极推进“扫黄打非”进乡镇、街道和行政村,抓基层、打基础,推进“扫黄打非”进企业园区、风景区和学校,完善“扫黄打非”工作体系和机制,确保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六、云南省新闻出版(版权)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对新闻出版版权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新闻出版单位思想政治建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大局。狠抓党的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正廉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新闻出版(版权)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用规划指导工作,每年要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十三五”末要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全面总结。

(二)坚持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提高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扩大对内开放,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加强版权合作和合作出版。

(三)加强宏观调控

制定和落实支持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政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闻出版总署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战略、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有关政策,为云南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对文化企业的项目补助资金,鼓励企业上项目,上规模。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

(四)加快结构调整

加快全省新闻出版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布局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建立和完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力。加快推进传统新闻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渠道融资,吸收社会资本有序参与新闻出版活动。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文化创新,真正实现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效益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切实将创新能力作为新闻出版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加快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出版形态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产业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版权服务体系创新。

(五)加快科技进步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数字出版和新兴媒体。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技术,推进新兴业态发展。鼓励自主创新,研发数字出版核心技术,推动传统出版升级换代。弘扬云南民族文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品牌。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加速发展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业,开创云南新闻出版(版权)业新时代。

(六)加强依法行政

加强新闻出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宣传,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规范工作程序,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新闻出版行政审批机制,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好依法治省工作,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

(七)推进政务服务

 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等工作,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服务。要着力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积极为全民阅读工程、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建设、东风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服务,为新闻出版各领域开展业务服务,为新闻出版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服务。

(八)加强队伍建设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要抓好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三农新闻出版人才,特别是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名作者、名编辑、名记者、行业技术专家、出版家、企业家。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和职业技能鉴定为抓手,不断提高基层人才队伍素质。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高校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保留人

      高校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保留人事关系3年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

    03-27    来源:云南继续教育网

    分享
  •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已经2015年8月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70次部务会讨论通过,现......

    11-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分享
  • 2018年云南省最低工资标准有关政策解读

      2018年云南省最低工资标准有关政策解读 答:综合考虑2015年以来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周边地区情况及企业承受能力......

    04-14    来源: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分享
  • 《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

      《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 政策解读 日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教育厅印发了《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

    03-06    来源: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分享
  •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关于分类推进人才

      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

    03-06    来源: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分享
  •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采取措施进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我省职称申报评审管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

    04-22    来源: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分享
  •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已由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99年9月24日审议通过,现......

    11-17    来源: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分享
  • 云南省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网络继续教育须

      云南省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网络继续教育须知 ......

    09-20    来源: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分享
  • 云南省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办法(2016年

      云南省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办法(2016年实施) 为加强我省基层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09-22    来源:云南继续教育网

    分享
  •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答记者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以......

    08-21    来源:云南继续教育网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